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企業發展,人才為先。近年來,陜化公司始終把安全生產和人才隊伍建設放在首位。立足現狀多措并舉、全面激發凝聚合力,推動人才改革和人才培養走向深入。圍繞公司生產經營重點任務,以人才發展為主線,以三項制度改革為抓手,構建各類人才干事平臺和機制,有效挖掘現有員工隊伍潛力,持續優化隊伍結構,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擴展“引”的覆蓋 聚集人才發展
陜化公司完善公司招聘制度,下發《員工公開招聘錄用管理辦法》,規范招聘程序,嚴把用人入口關。與省內外各大高校聯系創新實施“直播帶崗”,網絡面試篩選化工類本科畢業生46人。利用社會資源為比迪歐等單位遴選補充優秀熟練工15人。超前布局2023年崗位用工,前置招聘蘭石化、陜能源、陜國防等頂崗實習學生16人,有效補充崗位缺員,用“引”的力度聚集各類人才。
協調“用”的配置 穩定人才使用
陜化公司緊密圍繞生產經營實際,統籌配置內部人力資源。前11個月調配內部崗位變動142人次,協調內外用工資源800人次支援公司檢修,安排待崗人員臨時性試崗16人次,確保人員配置到位、一線崗位配備充足。通過層層選拔,細化考評,分類獎勵等持續開展第二批崗位輪換,年度新增“多能工”78人,有效緩解了疫情情況下的臨時性缺員。協調大學生參與分廠技改、部室試崗等工作,發揮大學生理論專業優勢。在安全環保部、各分廠逐級開展崗位公開競聘工作,17名優秀操作工躋身技術崗位,堅持班組長公推公選,讓“有能者有位”。協調組織生產技術骨干共計23人分別赴榆林化學、廣東石化等單位進行系統原始開車技術指導,在“用”的維度歷練人才價值。
搭建“育”的平臺 促進人才成長
陜化公司持續搭建繼續教育學歷、專業技術職稱、技能晉升平臺,各類人才綜合素質不斷提升。2022年參加陜西省“能化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通過扎實的賽前籌備、強化訓練確保了團體及個人榮獲多項榮譽,獲得獎項為歷年來之最。組織新員工“青苗計劃”“康馨行動”員工心理健康關愛系列培訓,制定《導師帶徒管理辦法》,組建公司級導師庫并舉辦特色拜師儀式。聯系西北大學等7所高校提供在職學歷教育,年度內新取得大專以上學歷13人,新增在職學習教育19人。開展化工、電儀、分析、鉗工技能鑒定,138人取得資格證書。組織工程、檔案、經濟等系列中、高級職稱申報評定,年度內新增中、高級職稱35人。公司現有人員結構中大專以上學歷、專業技術職稱人員及技能等級人員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6.62%、5.47%、9.30%,以“育”的深度推動人才成長。
完善“留”的政策 發揮人才價值
陜化公司扎實開展管理、技術及技能三支隊伍人才的季度考評,年度動態重新聘任,實現聘任人才與個人業績掛鉤,不斷促進人事匹配,人崗相宜。按照“2-8”分配導向,有效調控技術員、班組長及普通員工收入差距,讓差異化薪酬分配更為合理。運用國家相關政策,幫助員工申領在崗技能等級補貼17.30萬元,兌現中級工程師、高級工、技師資格津貼待遇110人,發放一次性輪崗合格人員獎勵11.66萬元,用“留”的激勵帶動人才植于崗位深耕。
善用“汰”的制度 保持人才活力
陜化公司發揮員工不勝任退出機制作用。公司每年兩次統一組織崗位勝任能力考評,對不合格人員上交下崗學習或上交待崗中心。前11個月,各單位累計上交、退出及下崗學習人員34人,通過嚴格考勤、全員試崗、雙向選擇、擇優調崗等形式分流一線崗位9人,停薪留職3人,除名及辭職17人。充分征求所在單位對年度勞動合同到期人員使用意見,對不符合崗位要求人員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終止合同關系,杜絕用工隱患,維護企業正當權益,讓“汰”的機制激活人才隊伍。
陜化公司以“員工能力提升與企業發展同步”為著眼點,真抓實干謀發展,篤定前行闖新路,搭建員工充分展示的舞臺,創造引人留人的良好環境,讓各類人才競相迸發,公司核心人才軟實力不斷增強。(黃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