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鍋爐DCS控制系統無需人工操作,即可實現閉環控制;尿素產品復檢、碼垛、儲運無人操作,正在全自動運行;……當生產制造企業與數字化技術“結緣”,這些看似科幻的“未來工廠”場景在陜煤陜化公司生產裝置現場一一變成現實。
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陜化公司是實踐者,更是受益者。三年間,陜化公司以屈戰成為領導的新一屆班子團隊敢想敢改、深耕深改、創新求變、實干強企,提出了打造“員工幸福、同行尊重”一流化工企業的愿景目標,開始了從精簡整合機構到實施銷售體制機制改革,從重新定編定員到薪酬結構改革,從傳統煤化工企業到數字化轉型升級等一系列改革創新。
用實干導向,干事創業成為潮流
“堅決不能虧了下苦的人、不能虧了為公司做貢獻的人”,這是陜化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屈戰成常常強調的一句話。
自2020年起,陜化公司全面“賽馬”,提出“以實績論英雄,讓實干者得實惠”的鮮明導向,精心籌劃、逐步加碼,穩妥攻堅“老三鐵”,提出“2-6-2”差異化分配理念、開辟超產獎和業績突出貢獻獎,開展星級員工創建、多能工培養,班組長和技術隊伍競聘上崗,三支隊伍人才評聘,用高回報激勵干事創業,貢獻大、業績優的員工薪酬可趕超中層管理人員年薪。
一系列三項制度改革措施綜合施政,用“干得多,拿得多”激活了隊伍建設的“一池春水”,全員潛能被前所未有的釋放出來。
用績效說話,業績迎來集中爆發
在生產系統,重中之重抓好長周期穩定運行,實現高產低耗;在營銷環節,深耕競價銷售模式,提升了企業抗風險能力和盈利能力。
2018年,公司在連續虧損多年后實現首盈利潤502萬元;2019年,公司盈利2037萬元;2020年盈利2537萬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4億元,實現利潤7億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39.66億元,利潤總額11.1億元,各項指標較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39億元和3.23億元。
三年來,公司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經營業績連創歷史新高,陜化公司以處于陜煤集團第三方陣的資產規模,取得了位居第一方陣的經營業績,一舉躋身陜煤集團化工板塊盈利大戶。
用“位次”見證,爭先上位爭一流
“爭第一、創唯一”是陜化公司始終保持的昂揚姿態。
今年1月19日,在國家工信部等兩部門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中,陜化公司合成氨位列行業能效“領跑者”第二名。1月28日,陜化公司獲評陜西省2021—2022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績效分級B級企業。6月底,經國家版權局核準,陜化公司“陜化”“華山”“陜化S”“陜復”Logo及圖案著作權商標申報成功注冊。8月初,陜化公司榮獲“2021年全國氮肥企業尿素產量20強”“2021年全國氮肥企業合成氨產量20強”和“2021年度合成氨行業節能先進企業”三項殊榮。
陜化公司在行業內“位次”前移,“榮譽”不斷,獲得了越來越高的社會贊譽。
用數字化賦能,繪就“未來工廠”
2020年起,陜化公司圍繞數字化建設需求,構建數字基礎設施“建”“用”互促的生態體系,360°推進數字化建設工作。2022年,陜化公司正式開啟了數字化建設,全面完成了鍋爐APC優化控制,加快普及智能化監測和診斷技術的建設進程,強化能源使用的精準調控,優化了能源消費環節的資源配置能力。
“APC系統實現了數字化成功應用于生產系統”,陜化公司該項目負責人介紹說,“據初步估算,陜化公司3號鍋爐APC系統投運后,單臺爐節煤率預期可達0.5%。隨著系統部分自調閥硬件更換和修復,節煤率將進一步提升。”后續工序的APC優化控制正在進行中,也將在“數字化”“低碳化”浪潮下,加快推動“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發展。
伴隨著數字化建設,陜化公司DCS裝置已升級為最新系統,全系統數據集成已完成。通過數字集成、優化與應用,將進一步提升設備綜合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線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減少庫存占用,降低能耗、減少質量成本。
2022年下半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在即。如今的陜化公司正是因改革而發展、在改革中乘勢而上,加速變革力求爭先進位,助力企業更有效地參與競爭,并增強應對未來危機的韌性。(文/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