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業公司:廢品工藝挖潛促進降本增效
近期,塑業公司通過拉絲崗位工藝改進及回收崗位設備提升兩項工作的相互促進,實現廢品處理回收的挖潛增效,簡化生產流程的同時,年預計節約人工費用一萬余元。 原料是影響生產系統的最關鍵因素,在生產的過程中“榨凈”原料的價值是生產工藝系統優化的永恒課題。回收工段是處理編織袋生產全過程所產生的廢料、廢品的分類加工崗位。按照傳統的處理工藝,崗位將編織廢品通過人工分揀再加工,處理形成顆粒狀丙烯回收料、乙烯回收料及黑回收料,從而再投入生產系統,實現生產原料利用率的提升。在這三種回收料中,黑回收料是最讓編織袋生產“龍頭”拉絲崗位頭疼的“頑疾”,因其主要來源是經水性油墨印刷過后的編織袋部位,雜質較高,再投入生產系統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扁絲牽伸斷裂,從而形成廢絲,直接影響拉絲崗位的生產效率。因此,對于黑回收料的再回收消耗,工藝單位往往是慎之又慎。 塑業公司咨詢技術專家對生產印刷涂料進行調研分析,得出一致結論確有提升革新的空間。鑒于回收崗位生產設備的老化磨損狀況,對擠出設備機筒螺桿及切粒裝置合金鋼刀進行了更換升級,為此次挖潛增效打好設備基礎。經過多次試驗及添加工藝調整,歷時一個月,成功實現了廢次品的全回收。總的來說,在回收工段的分類處理中,除去印刷廢品的分類單獨加工,丙烯回收料與黑回收料成功合并,不僅減少了回收工段的工作總量,也減少了此類廢品的人工分割費用支出。 此次挖潛增效工作,雖歷時不長,但對標同類塑編制造行業,在原料的吃干榨凈上是工藝系統優化的一個閃光點。難題的順利攻克源于塑業公司砥礪前行的決心,一往無前的堅定立場。挖潛課題沒有終點,塑業公司將堅定信念,用奮斗為陜化公司的行穩致遠貢獻塑業公司的一份力量。(塑業公司 李亞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