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財務資產部以“四種經營理念”為抓手,將財務管理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全鏈條,創新打造“理念引領+精準施策”立體化管理矩陣,從成本管控到資源配置,從業財協同到價值創造,實現了“控成本”與“創價值”雙輪驅動,讓財務管理從“后端核算”走向了“前端賦能”。 以“緊日子”思維夯實精細管理根基 深入踐行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理念,系統構建全流程預算管控體系。從嚴控制非生產性經營支出,設定全年同比壓降5%的剛性控制指標,堅決做到“有預算不超支、無預算不支出”;將“省一分比掙一分容易”的理念轉化為全員行動,通過月度動態監控形成“目標倒逼、過程管控、結果考核”閉環,推動各單元主動增效,一季度實現降本增效0.26億元,“十項費用”同比節約75萬元;深化“四位一體”三級成本管理機制,將成本考核指標細化到每個產品、每個工段;實行“周下沉、月考核”的閉環管理——財務專責每周深入基層對標成本標桿值,各分廠每月召開成本分析會深挖利潤空間;大宗原料采購依托期貨、集采、競比價等方式拓寬直采渠道,實施波段采購控成本,通過技能培訓與修舊利廢減少外委支出;通過崗位評估與績效考核提升勞動生產率和成本意識,強化應收賬款全周期跟蹤,壓降壞賬風險,提升資金周轉率;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按照“以高帶低”“以大帶小”“技改優先”的原則,合理盤活使用閑置物資,充分釋放存量資源的經濟勢能。 以“賺錢”思維優化資本效率配置 財務資產部將“每一筆支出都是投資”的理念嵌入預算管理全流程。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追責”原則,建立嚴格的投入產出評估機制,對技改、研發等支出開展經濟性分析,將成本節約納入考核;大宗原料采購實施波段策略,動態儲備捕捉成本洼地,技改聚焦節能降耗與技術升級,對技改、研發等支出開展投入產出合理化評估;通過優化融資結構,短期閑置資金規劃配置,以低息融資置換高息、壓縮開支降低財務成本,優化存貨與應收賬款周轉,保障現金流健康;通過建立資金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機制,從源頭卡住“無效支出”,對資金流動實行“穿透式”監管——每一筆費用無預算不支出,保證業務客觀真實和效益預期,嚴格按照標準化流程審批,確保資金流向高效執行,預算偏離度大幅降低。 以“乙方”思維構建協同共贏機制 財務資產部跳出“賬房先生”角色,以“服務型財務”為定位,建立跨部門協同機制。通過系統集成與流程再造打破壁壘,形成“計劃、執行、考核”協同模式,外部采購以市場調研為支撐,低位儲備大宗原料,引入多供應商競爭,實現質量成本雙優;設備管理推行“計劃性檢修+狀態檢修”,結合全生命周期檔案精準控成本,維保部門以質量責任狀和技能比武提升效率,減少了重復損耗;合同履約明確價格調整、違約條款,動態跟蹤臺賬,及時介入交貨延遲、付款逾期等問題;建立“財務圍著業務轉”的協同機制,通過優化核算流程,實施業財融合。此外,每月邀請生產單位和業務部門給財務資產部講生產、講經營、講安全,財務人員主動下沉業務一線,深入公司各單位宣貫成本績效考核制度及業務流程,不斷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和執行能力,將協同共贏機制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協同效能。 以“營銷”思維激活生產價值創造 用“營銷”思維抓“生產”,建立價格與成本聯動機制。以市場需求動態調整產品結構,優先排產高附加值產品,通過小時產量管控提升裝置負荷率,形成規模效應;推進節能改造,細化能耗指標至班組,創建環保績效A級企業,降低三廢處置成本;通過需求預測、計劃聯動、庫存預警等方式打通信息壁壘,生產端按訂單排產,供應端精準匹配物料,避免庫存積壓與產能閑置,確保運營穩定;不斷提升生產價值成本決策的智能化水平,通過ERP系統深化應用,成本、資產等數據實時可視化,完善了對物資的采購、驗收、使用、報廢等環節的監管和管理,通過系統固化業務流程,形成貨物流、工作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相統一,逐步實現“智慧陜化”的建設目標,以“營銷”思維激活對生產價值的不斷創造。
財務資產部不再局限于“守攤子”,正在以理念創新引領實踐突破,積極打造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在“緊日子”里鍛造硬核實力,在“好日子”中厚植發展根基,持續優化配置、降本增效,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注入行之有效的財務動能。(財務資產部 高煥煥 孫娜 黨委工作部 付浩)